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您會選擇以下哪一項把財富留下來? 在想想將來?


1907 大清國國債

1923 美國白銀憑證


香港目前的法幣

民國政府發行的法幣

民國二十年 伍圓銀毫券


澳洲法定貨幣 - 百分百黃金製品


祥龍戲珠


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

儲備黃金運回委內瑞拉

從歐洲銀行提領出來的儲備黃金,第一批從巴黎搭飛機抵達委內瑞拉首都。卸貨之後,由裝甲車護送運往委內瑞拉中央銀行。

查維茲說,這些黃金回到了它們原本就不應該離開的地方,存放在委內瑞拉中央銀行的金庫裡,會比存在倫敦或是美國更安全。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26/KE0GAD7MN0TF2.shtml?c=gold_news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黃金擔保解決歐債危機

利用黃金做為擔保的想法,據說是歐盟執委會在周三提出的解決方案之一。雖然歐盟執委會計畫中沒有特別去討論利用黃金做為擔保的議題,專家仍認為未來它有可能會發生。

歐盟執委會的計畫,詳列解決歐元債券問題的 3 種不同選項,使用黃金作為擔保的想法先前曾被提出過,卻遭受如德國這種歐元區域內強國的強力反對。

歐元區各國中央銀行手上持有共約 10792 公噸的黃金。以今日黃金價格來計算,這批黃金存量市價可能近 6500 億美元。雖然這些黃金可能不足為解決歐洲所有的問題,但它的確給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美國貴金屬顧問公司 Nichols 在接受《CNN》訪問中表示:「中國對黃金需求極高,歐洲若以黃金擔保外債,則可望提高中國參與的意願,提供一些財務協助給身陷泥沼的歐元區國家。若歐元區國家不想全部捲入債信問題,至少我們知道這當中一定會有國家願用黃金擔保作為籌措資金解決債務的手段。」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24/KE0FUQICGMMFM.shtml?c=gold_news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2011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量

2011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量达到 1053.9公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6%,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期投资需求同比增长 33%,达到 468.1公吨,创历史新高。

第三季度市場對金條金塊的需求大增,較去年成長 29% 至 390.5 噸;尤其以歐洲買家最積極,佔總體 30% ,成長率高達 135%。

世界黄金协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先生(Marcus Grubb)评论道:

“第三季度,黄金投资需求成为了拉动需求的主要因素,这并不令人意外。通胀加剧、美国信用评级下调、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加上众多投资资产表现平平,这些因素都促使投资者增加黄金持有量,以保护自己的财富。经济的动荡局势毫无缓和的迹象,鉴于黄金具有有效缓解风险的属性,投资者可能会继续投资黄金以寻求保护。由于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不断增长的趋势,加之供应方活动受到限制,黄金的长期基本面仍将保持强劲态势。”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17/KE0ED5TC69PY2.shtml?c=gold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歐元之父表示 人民幣與黃金納入SDR

在杭州举行的中国黄金高峰会议上, 歐元之父蒙代爾表示,中國應與美國、歐洲分享全球權利,人民幣與美元、歐元應共同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他支持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並不斷提高人民幣在SDR的權重,達到與其他主要貨幣相同的水平。

他續稱,美元、歐元及人民幣三種貨幣應成為新的國際貨幣基石,並據此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但這需要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國支持。

蒙代爾同樣支持將黃金納入特別提款權。黃金作為儲備,可為通脹發預警。即使再過百年,黃金仍留在貨幣金融體系中。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時,不少國家將黃金視為戰略儲備資產。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42/2/1/4266150/1.html

http://news.qq.com/a/20111113/000033.htm

中國從香港進口黃金刷新記錄

中国从香港进口的黄金(中国黄金进口总量的一个指标)9月飙升至一个新纪录,月度购买量逼近2010年全年购买量的一半。

香港政府的数据显示,中国在9月份进口了创纪录的56.9吨黄金,是去年同期的六倍。2010年和今年多数月份的黄金进口量在10吨左右,但购买量在7月、8月和9月大幅飙升。

在这三个月期间,中国从香港进口了大约140吨黄金,超过2010年全年大约120吨的进口量。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且过去一年里中国的黄金需求快速增长——投资者购买黄金以对冲通胀,而消费者购买更多黄金首饰。

中国政府并不公布黄金进口量,但分析师们认为,香港进口数据是显示中国黄金进口总量的很好的方向性指标。

年中国对黄金的投资需求格外强劲,投资者用其对冲通胀。中国的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值,而在北京方面抑制房产销售、且股市表现糟糕之际,其它投资渠道相当有限。

过去一年期间,中国放开了规范黄金进口的法规,授权更多银行从事黄金进口业务。“随着人均收入增加,中国的黄金需求将继续增长,”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1587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1-11-08/china-s-gold-imports-from-hong-kong-jump-30-agency-says.html

《金融时报》黃金陰謀論

在当今世界上,一个由西方中央银行家组成的小集团一直秘密操纵着全球市场。他们并非通过利率来做到这一点的,而是通过操纵金价。更具体地说,近几十年,他们人为压低金条的价格,以确保我们的法定货币系统——也就是由央行创造的货币——能够持续运转。因为,一旦公众知道了黄金的“真实”价格,我们最终会明白,我们的货币,比如美元,都是冒牌货……由此产生了央行密谋的必要。

正当共和党的竞选候选人在2012年大选前夕你争我夺之际,有关美国央行是否一直在让美元贬值——以及这与金价有何联系(或为何没有关系)——的争论,又有了新的加入者。前“披萨大亨”赫尔曼•凯恩(Herman Cain)现在是共和党的热门候选人,他上月暗示,自己宁愿回到“一美元就是一美元”的世界,并表示,“是的,为此我们确实需要金本位”。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近期也表达了同样观点。多年来,外部共和党竞选人罗恩•保罗(Ron Paul)一直在痛斥美联储(FED),指责其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他正以危险的口吻警告阴谋的存在。

20年前与一名前大宗商品交易员共同创立了GATA,他坚信,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操纵金价作为一项国策。“黄金是一种货币,与政府货币形成竞争,对利率和政府债券估值有着强大的影响力,”鲍威尔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央行试图控制——通常是压制——金价。”

他还指出,即便到了今天,这种操纵仍在继续。不要把金价在一年内暴涨22%当回事:在GATA看来,这仍远低于“正常的”——即未经操纵的——金价水平。因此,当金价上月暴跌时,鲍威尔将之归咎于央行,称他们“有意在关键时刻打压金价”。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1436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香港 ETFs 的新规

ETFs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s」,香港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

港府进一步加强对衍生工具的监管,防范风险。证监会要求合成交易所买卖基金 (Synthetic ETF) 提供最少100%抵押品的新规定,下周一 (10月31日) 正式实施。市场人士表示,新规定实施后,部分合成ETF的溢价会上升,以平衡成本;对投资者而言,好处是有更多保障,坏处则是要更高价才能买入ETF。据悉,证监会下一步将会要求轮证发行商在发行衍生工具时,同样也要有抵押品。

据了解,在全面提升抵押品水平后,证监会认为已加强了ETF的投资者保障,预期于短期内会重启暂停了15个月的合成ETF审批工作。

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指出 ETF 分“欧式”及“美式”,美式的ETF是需要买实货股票,运作就如盈富基金(2800),但由于操作及对冲成本高,故现时市场普遍流行欧式ETF,如A50(2823)、标普印度(3015)、新华富时中国 25(3007)及领先印度(2810)等。

海啸涉雷曼窝轮变废纸
以A50为例,投资者买入A50 ETF单位,基金公司就要买入A50的相关衍生工具,即基金组合内股票的相关窝轮,或股票期权、期指等,由于发行有关窝轮的发行商,有本身的信贷风险,如果像当年雷曼兄弟般倒闭的话,A50基金将遭受沉重打击,手上资产有机会变“废纸”。故此,在08年金融海啸后,证监会要求基金要采用多个发行商所发行的窝轮,分散风险,至今更决定要轮商有100%的抵押品。

谭绍兴指出,抵押品不外乎增持现金,或直接在新加坡买入A50的指数期货、期权等,由于期权、期货有交易对手,比较安全,但这些增资的动作,无可避免会增加合成ETF的经营成本,“羊毛出自羊身上”,合成ETF的溢价将会上升,投资者要给予更高价才能买入ETF。
  
窝轮牛熊证料跟随实施
他又认为,一旦新规定落实,下一步将会要求窝轮及牛熊证发行商在发行衍生工具时,也要提供100%的抵押品,尤其是现时在轮证场合活跃的发行商,正是饱受欧债危机困扰的欧资大行,故他赞成证监会的新措施,因为此举有助保障投资者。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111027/073710701086.shtml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研究表明银行家控制全球财富

這項研究揭示了壟斷金融集團是如何占據世界經濟核心位置。他們不是單兵作戰,而是緊密交織在一個復雜關係網中……而這個關係網將國家和普通民眾邊緣化了。”

瑞士學者用數學模型分析全球經濟,發現造成全球市場動盪原因來自147個擁有40% 全球財富且高度關聯的金融機構,但研究也指出金融集團對財富追逐是經濟動機而非控制世界。

認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對全球經濟起到了不均衡的控制作用,絕大部分是銀行。結果顯示在4萬多家跨國公司中,位居核心位置的是1318家公司 ,它們的股權相互交錯。1318家公司中,每個都與至少兩家公司有著關聯,平均下來,每家公司與20家公司關係密切。

這1318家跨國公司只占全球經營經濟收入20%,但通過共享股權,它們幾乎擁有“全部”全球 經濟,即全球最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及制造業,因此算上這些,這1318家跨國公司控制了全球經濟利潤的60%以上。

接著,這個科研小組又繼續深入拆解這張復雜關係網,他們發現,全球經濟大動脈可追溯至一個由147家跨國公司組成的“超級實體”,它控制了全球經濟中40%財富。這147家公司,大部分都是 金融機構,占前20位的公司包括巴克萊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集 團等著名金融機構等,它們的所有權密集交織,像蜘蛛網般構成 一個強大實體。

前20名擁有全球40%財富的銀行

1. 巴克萊銀行
2. 美國資本集團公司
3. 富達管理及研究公司
4. 安盛集團
5. 道富集團
6. 摩根大通公司
7. 法通保險集團
8. 美國先鋒集團
9. 瑞士銀行
10. 美林公司
11. 威靈頓管理公司
12. 德意志銀行
13. 富蘭克林資源公司
14. 瑞士信貸集團
15. 沃爾頓公司
16. 紐約梅隆銀行
17. 那提西銀行
18. 高盛集團
19. 普萊斯地產基金
20. 美盛集團(新京報)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030/KDZVPI73LPXBY.shtml?c=detail